Personal Ramble

九月挣扎

秋天到了,虽然还不确定温度。即将进入比较忙的几个月,希望今年还能有时间写点什么。生活乏善可陈,总之还是惯例的书影游,以及一点生活碎片。

#新书(不买也行)

近几年出版的热门非虚构读物很少有非常令人满意的,但为了支持一下还是买了。现在的作者和编辑都必须互相打气才能坚持下去,这解释了任何一本新书都不会低于豆瓣8分的现象,有点不忍心。

利马之梦:一个年轻的政治学学生在秘鲁总统大选的迷幻经历,各种无聊与意外。研究政治不一定要做田野调查,因此作者发现自己的纸面准备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写了大选期间的公关活动、游行以及大选之后的种种离奇事件。上一章总统还在中国高校演讲签名,下一章已经流亡在外,躲避追捕。作者尝试把非虚构与个人感受结合起来,令其有一种文学味道,但材料还不够多。求学的学生常常担心自己所做的研究与现实毫无关系,既反映不了现实,也撼动不了现实半分,但这也只是象牙塔内一种奢侈的烦恼。毕业后作者去了国际组织工作,作为对书中一再强调的“在场”的回应,之后便回国任教,选择了一条更为人所熟知的道路。悬念消失了。

水下之人:同一个作者写的小说,其实是博士生涯的回忆录。单读的目标似乎是在世界各地培养下一代许知远(。有酒,有狂欢,有不着边际的辩论,有从未来反观现在的浪漫想象,但一个中国好学生写起这些来总觉得不对劲。波拉尼奥的声音可以用来描述东北(这么做的人还挺多),可以描述学术生涯,但前提是做一个诗的爱好者,否则有点行不通。

我用中文做了场梦:作者做过记者,以为会从类似何伟的角度写书,但主要是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包括做电影学生、穿过北京城教意大利语、演各种奇怪角色、新冠期间组织社区买酒、开写作俱乐部,等等。作者态度乐观,没有什么偏见,也几乎不做评论。在中国的外国人(尤其白人男性)有自由转换身份和做观察者的特权,但也缺少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被宾馆接纳,被人认为是个可信任的、安定下来的人。看作者的豆瓣日记就能大致知道全书内容,轻松愉快流水账,所以不看本书也可以(。

逃走的人:非常热门的题材,讲隐居到鹤岗等地的人们。这些人或多或少地隐匿自己的踪迹,迫于经济压力,最终只有少数人会留下来,靠远程工作或开个小店谋生。一句话道出真相:来这里前过什么样的生活,来这里后还过什么样的生活。人们想逃离压抑的家庭和公司,又难以忍受寒冷和孤独,因此养猫和一起吃火锅成了中间选项。印象比较深的是电影宅男和汉化组组长的故事,令人痛心。虽然种种证据表明隐居对经济状况不稳定的年轻人而言根本是一条死路,但为了给读者点希望,作者选择了开炸串店的女孩挣脱家庭,回到鹤岗的故事作为结局。年轻的作者只是因为状态低落才临时移居鹤岗,也明白自己最后还是要回去做记者,因此本书更适合作为非虚构报道系列看,并不是一本足够坚实的隐居记录。隐居的人必须直面自己的孤独,无法从他人身上寻求答案,只能拷问自己的内心。这是本书缺失的部分。

大卫·鲍伊访谈录:厚厚一本,按照书里的年代顺序去听专辑,除了Low以外并没有真正听进去,觉得自己不配评价本书或本人(。但不可否认鲍伊本人涉猎广得可怕,注意力转移速度奇快,轻松带跑了很多记者,让他们忘记了自己原本对这个人的看法。一般路人几乎不可能理清他的艺术灵感究竟从哪里来。抛开五光十色的光环,内里是个工作狂,连吸毒过量也是疯狂工作引起的。虽然发表了很多对世界、时事乃至互联网技术的看法,但这些都可视为艺术观点,不是政治观点。这个人真正关心的只有艺术。

#较早的书(买了不亏)

二手时间:看到评论说比这更详实客观的材料还有无数,本书只是因为作者得了诺奖才格外受关注。但除去对受访者的选择和种种文学加工,苦难就是苦难,不会因为数量而改变性质。面对苦难,读者不能转过头去,否则便是作为人的背叛。书中三代人的困境有些地方与我们惊人地相似:第一代人天真赤诚,仿佛能忍受一切肉体的苦难,但被时代彻底抛下;第二代人老成一些,谨慎一些,因自欺欺人和背叛受到精神上的折磨;第三代人看似什么都不在乎,只认可钱的价值,但精神无所依托,选择任何一条父辈的老路都有可能。希望这本书被忘记是一种对人类的祝福,但也不可能。

年轻的心在哭泣:耶茨在这本书里有时会忍不住借人物之口说出一些自己的话,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说的都是对的(。本书说明:在经济繁荣时期,会有很多有钱、有时间、有精力的男男女女选择投身艺术,但无论天赋如何,艺术给不了ta们什么,ta们也给不了艺术什么,只有逐渐平庸黯淡的生活和自我厌恶是所有人应得的。本书并没有那么刻薄,很温情,很怜悯。

小团圆:比想象中好读,也许因为是未定稿,也难以修改,不用打起精神来品读那些句子。可以看到她晚年写作精力下降,但还是三两笔就把那些事写清楚了。千头万绪背后是一个没有得到家庭关爱的年轻女孩。压抑感情,从不表达判断,以缓冲过去和未来的伤害。但的确看得过于清楚,所以伤害还是发生了,她也不责备。即使在自我最袒露、最脆弱的时候,例如和母亲告别,和之雍交谈的场景,都有一双眼睛在近处俯瞰一切。比起主人公和之雍的关系,主人公和母亲的关系让人印象更深。不愿太像母亲,也不愿太不像母亲。和之雍的感情线被剧透得很夸张,一个人的自恋和自洽程度决定了此人的渣男程度,反之亦然。评论区除了粉丝/一般路过打包不平的读者(比如我)之外,也有不太友好的评论,比如批评她性格凉薄,文字刻薄,并未真正付出过爱,等等,乃至表示她需要遇到一个渣男(?)。在她的世界观里,刻薄/怜悯,冷漠/温情,对人的爱/对人的失望,对爱的渴望/拒绝,被抛弃的恐惧/逃离的愿望是同一件事,不能分割。怎样剖析他人,也怎样剖析自己,众生平等。这近于神的视角了,希望不是我夸张。

#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家门

想出门看电影,看演出,但又不想为了看而看。在发现自己的省钱能力远强于赚钱能力之后,就对花钱过分谨慎,每年出门进行文娱活动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喜欢自己这样,但已经逐渐适应了单人宅生活,不知不觉天气最好的一个月也要过去了。

Veep S5:八年前看的第四季,因为近期美国大选的抓马又捡起来看,看到竞选团队里的所有人都神经衰弱我就放心了。高压环境下本来就野心勃勃的人更容易陷入不择手段的疯狂,解释了政治中无数荒唐的来源。发现B站竟然有引进,评论只有个位数,有点可惜。引进的原因大概是全剧没说美国政治一句好话。会见中国那集笑疯了。

Slow Horses S1:全剧有种所有人都是可有可无的打工人,因此彼此不必太熟悉的氛围(除了兰姆),因此团队本身好像没什么chemistry,应该是有意为之。下沉年代,冷战成为遥远的背景,MI5也开始内斗甩锅,开着破车赤手空拳抓恐怖分子了,有点心酸。没有智斗,一切都是天意。

The L Word S2:看第一季我大惊失色,看第二季我轻车熟路(不是),学会了在剧情急转直下之前暂停跳过。编剧根本不想让观众平静地看美女谈恋爱,但除了分分合合之外也有许多友情和亲情瞬间,比抓马本身好看,比如因为孩子重建关系,与父亲的临终告别,采访不敢出柜的演员等等。看了剧透,按照编剧编不动了就要分手/死人的危险倾向,还是停在这里好了。

#八小时

深空梦里人:买完一口气推了一天,差不多把结局走完了。玩家扮演一个意识植入人工身体的生命体,逃亡到一个破败的空间站。界面让人想起极乐迪斯科,但文字风格就是经典的科幻文学,剧情也没有什么出人意料的地方,故事元素包括游离在系统中的自主意识,大公司,黑帮,受压榨的工人,雇佣兵,半吊子赏金猎人,etc. 总之,万恶的资本主义。主人公可以选择成为自给自足的富农(?),每天助人为乐,认识的人也几乎都是好人,可谓皆大欢喜。总之是很温和的小品游戏。

小丑牌:买了,还没玩。听这魔性的音乐,预感到了之后的沉迷。告诫自己随便玩玩就行了。

#生活琐事

热干面:同事送了一盒热干面,但没有说是三人份。周六早上煮了一下,一个人艰难地吃完了一半,房间里都是碱水的气味。但是的确好吃。

眼药水:熬夜读完小说之后,双眼仿佛蒙上了一层透明黏膜,怎样睁大双眼都看不清,只导致了左眼痉挛。去医院排了半小时,说是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源消失了就好了。于是家里多了四种眼药水,早上一滴抑制过敏反应,中午一滴治结膜炎,晚上滴完全套再来一支人工泪液,实在有点夸张。

公园书市:中秋节假期逛公园,遇到了书市,四六折都有。来了不少出版品牌,几个摊位前水泄不通:广西师大(帆布袋全场销量第一)、上海译文、中信、后浪。果麦文化人最多,请了年轻主播现场直播卖书。不少编辑在现场看摊收钱。卖书真是件辛苦的事。

#书影音